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在印度和中国传播的进程

    高深的哲学观了。在“大日经疏”卷七说:“真言之相,声字皆常。常故,不流,无变易。法尔如是,非造作所成。”以真言密咒为法尔常住的实相,所以进一步说,真言之相即是毕竟寂灭之相,为了随顺众生根机,而以世俗文字...不净。”有情众生的主体为中心,心的本性本来是净,由于客观的烦恼染后,此心即成不净而称为凡夫。——主张众生皆有佛性;对于有部来说,则与大众部相反,认为心性本来不净,认为心不能自缘,认为随眠就是烦恼。有...

    耀 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250844.html
  • 海天佛国普陀山

    形象,观音形象越来越像我们身边的一位女尼,沉静安详文秀。观音的法器更多地变成净瓶和杨柳枝。左手托净瓶、右手执杨枝的杨枝观音,象征着菩萨随顺众生的愿望,时刻利益众生,恰似杨柳随风荡漾。净瓶中的甘露,可以...永恒的决心。吴昌硕书写的楹联是:“山欲抱圆天,半偈通禅诗语佛;沙谁谈浩劫,一亭临海水朝宗。”这写的是听潮。在吴昌硕的耳中,普陀山的潮声是佛在给人类说那永恒的浩劫,为了度众生出离浩劫,佛祖释迦牟尼佛曾经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1251656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㈥

    万松老人《从容录》:“本要以毒攻毒,长庆只解顺水推船。”“顺水推舟”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,开示说法。在文学中如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你休得顺水推船,偏不许我过河拆桥。”又如《红楼梦》...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的理论,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结束,而是意味转化作为另一种生命状态。佛教所说的生命的轮回状态大致有六种,即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天、人和修罗。众生依其前世与今生的善恶业力,而不断转化其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851789.html
  • 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

    ldquo;世界悉檀”之原意为随顺众生而说世界之法,换言之,即是以世间一般所共许之思想、语言、观念等事物,或是就众生不同层次的观点来说明世界的相状。这里所说的“世界”是指...异同:   (一)佛法(Buddha Dharma):   Buddha Dharma):   1.佛陀所证悟之实相法理--觉悟的证量(果位)   2.众生成就佛道之法门--修证的次第(因地) 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4553618.html
  • 法藏碎金(2)

    三者依方便门,怜愍一切众生心,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。……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,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。何等三种?一者无染清净心,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。二者安清净心,以拔一切众生苦故。三者,乐清...坚固身,求坚固身。我当尽学诸佛所学,证一切智,知一切法,为诸众生说三世平等,随顺寂灭不坏法性,令其永得安隐快乐。(十行品第二十一)   佛子:如来智慧无处不至,何以故,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,但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1253935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的基本架构

    佛陀三止的用意,为令欲闻法者,心益急切。五千增上慢人,因此退席,佛陀默然不予制止,免其因不信而谤法堕落。  4、佛昔日所说的三乘教法,非随自意语,而是随顺众生的根机所宜而说的。因为众生的根性大小不等,佛...》主要讲述的是一佛乘思想,也即一切众生,无论三乘五乘,最终皆归于一佛乘,无有余乘。由之而来佛陀对一乘之法的功德赞叹在经文中随处可见,读诵者往往只看到佛对一乘和法华功德的赞叹,却没有注意到一佛乘思想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654984.html
  • 佛乘宗要论(2)

    之权,故必德有余而后可行权巧,又方可训为方位、方所,即空间一一处。但言空间,则时间之关系必相连而著,换言之即世界。便训便宜、便利。故方便可绎为随顺世界利导众生之便宜法门。其最简义则可以一妙字释之,所谓...众生(非自利)!故可称为大乘之究竟。由是可知大小乘究竟之义有不同之点:小乘之究竟惟在取得无余涅盘,所谓灭尽是;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(方)利乐众生(便),尽于未来方便无尽。   第五节 大乘的涅盘...

    太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0555126.html
  • 略探从世俗谛到胜义谛之顺胜义观

    ,名为实.」凡夫於虚妄颠倒中,执世间为真实,但圣者知一切法本为幻有,如实了知世俗是假有非真实,但为「引凡入圣」,故於世俗中随顺众生而说「谛」,故若以圣者心境的角度而言,圣者如实了知世俗,於一切法性空上.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8  【参考书目】  关键词:二谛 世俗谛 胜义谛 顺胜义观 我空观 法空观  前言  《中论》〈观四谛品第二十四〉提到:「诸佛依二谛,为众生...

    释德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1055746.html
  • 论天台智者的实践体系

    说,因菩萨具持两种戒,故名大乘戒.   vii.不退戒亦是菩萨之戒.菩萨善巧方便,即使于非法之处,亦可度人,而   于禁戒之持守,无有退失.故名不退戒.   viii.随顺戒指菩萨能随顺众生不同的根基...又以开粗显妙的方式来开显佛陀说教的宗旨,乃在于以不同的法门适应不同根基的众生,令其皆共成佛道.因各个法门皆蕴含了佛之初衷,故法法平等,皆妙无粗.   在阐明了诸教之行后,智者大师所要着重陈述的是别教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456521.html
  • 天台十乘观法的理观和事行

    真如寂理,由此治一切蔽。   这六度对转兼具的方法是依四随的原则建立的。四随指随乐、随便宜、随治、随义,主要是随顺众生乐欲及机宜来对治众生之迷蔽的,这也体现了六度助道法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。   在...进行,即:观不思议境、发菩提心、善巧安心止观、破法遍、识通塞、道品调适、对治助开、知位次、能安忍、离法爱。这十种法门犹如轮辕辐辏,能成车乘,运载众生,直达涅槃寂静境界,故称“十法成乘”或“十乘观法”。...

    心 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5656762.html